小清河穿平輿而過,城西北一座王棟橋,城東南一座王棟橋??蓚髡f這兩座橋原本叫著王登橋,那是大禹治水時期留下的故典。
大禹治水成功后,定都在陽城,就在平輿西北的陽城鎮(zhèn)一帶。奚仲鞍前馬后,也立下了不世之功。大禹王就把他封到離陽城六十里的摯帝故里。奚仲帶領(lǐng)部族來到小清河一帶,看到這里地勢坦蕩,水土豐美,就住了下來。他除了帶領(lǐng)族人開荒種田之外,還繼承了父親番禺的造舟工藝,和兒子吉光一起,對舟加以改進,給舟裝上輪子,使之能夠平地行走,取名叫輿。
輿制成后,進貢給大禹王。大禹王一坐果然舒適,就封奚仲為為輿侯,讓奚仲親自駕輿,到摯地來考察。途經(jīng)小清河,奚仲早已讓族人搭好了一座高大的木橋,讓大禹王通過。大禹王站在橋上四處望了望說:你這里槐木甚多,造車主要用的是它嗎?奚仲連忙點頭稱是。
參觀完奚仲的造車作坊和工藝流程,大禹王更加高興,馬上封奚仲為車正,負(fù)責(zé)輿的生產(chǎn)和技術(shù)推廣。
之后,大禹王還要東行到呂地(今新蔡)考察,奚仲早已讓族人在城東南小清河上架好了木橋。大禹王站在橋頭,回眸一望,這里一馬平川,坦蕩如砥,真是平坦啊,一高興,就對奚仲說,你這里地勢平坦又產(chǎn)輿,就叫平輿好了。奚仲說好,這名字好,名副其實。
后來,摯地人就把這兩座橋都喚作王登橋,為的是讓后人不忘大禹王來摯地視察、為平輿命名這件事。